近日,,,,据媒体报道,,,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代表达成一致,,同意到2024年,,,欧盟区域内所有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相同的通用充电端口:USB Type-C(以下简称USB-C)。。。。不仅如此,,对支持快速充电设备的充电速度也要统一。。这就意味着,,,用户可使用任何便携电子设备的充电器以相同的速度为其他便携电子设备充电。。
记者了解到,,,我国也正积极推动充电接口及技术的融合统一,,国内手机厂商推出的主流机型均已采用USB-C接口。。。但关于USB-C接口的技术要求,,,国内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广东省连接器协会与广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正在组织开展此类型接口国内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推动国内充电端口标准及协议的统一。。。
电池容量增大拉开快充序幕
在本世纪初,,,,USB 2.0协议规定外设从USB接口抽取电流的最大值为500毫安,,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500毫安的充电电流会让手机充满电的时间变得很长。。。因此,,,在2010年,,,,新的标准将充电电流扩展到最大5伏1.5安,,,,在一段时间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电池容量越来越大,,有些消费者认为充电时间仍然太长,,,,这个时候高通在2013年推出了QC 1.0协议,,,将充电电流扩展到5伏2安,,突破了1.5安的电流上限,,,,使手机充电速度较此前提升了约40%。。一时间,,,三星、、、、谷歌、、、、诺基亚等各大手机厂商都采用了此协议,,,快充的序幕由此拉开。。
近几年,,,,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软硬件的快速发展以及相关元器件功耗的提升,,,,各大手机厂商都纷纷采用了大电池的策略。。大电池的续航能力与充电时长成正比,,因此不少厂商都开始研发属于自己的快速充电技术。。。。
“自2015年推出以来,,,,USB-C已成为全球主流手机、、、消费类电子产品、、、个人计算机等厂商的首选接口,,,,它具有体积小、、、、可正反插、、、、传输快、、、信号强等优势。。”广东省连接器协会秘书长、、、广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梁宇彤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近年来各手机品牌厂商百花齐放,,,,形成了多种快充标准和协议。。。梁宇彤指出,,,,虽然同样都采用了USB-C充电接口,,但各大企业的快速充电协议还存在不互通、、、、不兼容等问题。。
统一快充标准是大势所趋
“快充协议不兼容,,意味着要想获得手机厂商标定的快充效果,,就要使用特定的原装充电头或者充电线。。。”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对记者说,,,,这就使得用户在更换设备时,,,原有充电器、、、、数据线等大多被闲置,,,,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有必要统一快充协议,,,实现各厂商之间快充标准的兼容性。。。。”他强调。。。。
2021年,,全国政协委员丁磊提出,,应统一智能电子设备充电器标准端口。。工信部今年1月在对该提案的回复中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相关国家标准制定,,促进充电接口及技术融合统一。。。。具体来说,,鼓励终端企业设计并生产接口统一、、、、快充协议兼容的智能终端设备,,,,在终端销售环节制定不同配件搭配方案,,并进行合理定价,,,为消费者提供按需购买机会,,进一步降低资源浪费。。。。
梁宇彤表示,,,智能手机等设备实现快充兼容以及快充协议统一是大势所趋。。。。事实上,,目前我国相关部门和机构正在积极推动各项快速充电协议融合互通。。。
我国快充行业发展早、、、、产业规模大、、技术成熟,,,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具备很强的研发实力。。但在国际上,,我国的快充标准和相关组织机构发展还不够,,目前全球的主流标准仍是采用美国USB协会的PD快充标准。。。。因此,,,我国要积极推动加强相关行业组织的影响力,,联合各方力量制定我国的标准体系,,,,并推动其成为全球通用标准。。。。
针对各企业快速充电技术、、、协议不兼容问题,,,,工信部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行业协会以及移动终端、、、芯片等领域企业制定了《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技术规范》《移动终端融合快速充电测试方法》等2项团体标准;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组织开展了智能设备快速充电协议兼容标准化预研工作。。。。“上述工作为后续相关国家标准的研制奠定了基础。。。。”项立刚说。。。